包裹墨水的技术难点及市场前景

来源:陶城网 作者:贺彦荣 2017-02-11 点击:33429次 A- A+

2016年色釉料行业真正具有技术含量的产品非包裹墨水莫属,包裹墨水,顾名思义就是拿包裹色料做的墨水。那么在探讨包裹墨水之前先谈谈包裹色料与普通色料的区别吧,这样容易更深层次理解包裹墨水的制作难点。

陶瓷色料按组成可以分为氧化物型、复合氧化物型、硅酸盐型、硼酸盐型、磷酸盐型、铬酸盐型,陶瓷使用的常用色料就有几十种,但我们建筑瓷真正使用频率比较高的色料也就那么八九种,大部分都为固溶体形态和尖晶石形态。主要以棕、黑、铁红、镨黄、钴蓝、灰、包裹黄、包裹红等。普通色料中为解决其没有明艳的红色和黄色及一些过度色的问题,一种新型的稳定色料应运而生,这种色料就是包裹色料,包裹色料的原理就是拿在釉中稳定且溶解度比较小的硅酸锆物质,包裹在硫硒化镉颗粒外围,以防止硫硒化镉色料提前分解,从而使其能耐高温,发色稳定、色泽明艳。

包裹色料的制作难点是其硫硒化镉颗粒被硅酸锆的包裹率,制作方法一般有干法和湿法两种,两种方法各有优点,不管是干法还是湿法都是包裹完成之前的工艺,能完成包裹这个动作的前提是硫硒化镉颗粒先于硅酸锆的形成,而且两者产生物理化学反应要相对独立,再者就是硫硒化镉颗粒要小于硅酸锆,否则怎么包裹,就像你拿件婴儿的衣服穿不到大人身上一样,道理就这么简单,但具体实践起来着实有些难度,选择合适的矿化剂非常关键,矿化剂直接决定硫硒化镉颗粒的形成温度,当然就决定包裹的完全程度了,那好了,我们简单了解了包裹的原理了,包裹色料对我们就没那么神秘了,那么我们就看看怎么制作包裹墨水了。

包裹墨水的制作和普通墨水的制作原理是相同的,都是将色料微颗粒通过一定方法分散到溶剂中,调过色的人都知道,包裹色料不宜磨细,球磨到一定细度后容易破坏包裹层,包裹层一旦破坏了,里边的硫硒化镉色料颗粒就在很低温就分解了,根本起不到发色的作用了,那么我们就清晰了,制作包裹墨水的难点是将硅酸锆包裹的硫硒化镉颗粒做的足够小,而且包裹颗粒变小给后期酸洗、水洗也形成不小的难度,再者,大家都知道色料颗粒形状呈球状最好,能满足陶瓷墨水的使用细度,在行业里,乃至国际上,是一个难题!从陶瓷墨水问世以来,就有人不断的尝试,但始终未能解决包裹颗粒足够小的问题,直到2016年广州展上佛山扬子颜料首次推出包裹墨水,相信当时很多人跟我一样半信半疑,但其展示的墨水在高温下发色效果确实震撼到我了,十月份NGY包裹墨水再次闪耀博洛尼亚展,这代表着中国陶瓷墨水制造水平走在了世界最前列,值得我们中国陶瓷人为之骄傲。据了解,诺贝尔、马可波罗、新明珠、顺成、简一这样的公司竟然敢于吃螃蟹,率先使用,着实为我们行业的原创技术做了代言!这是值得为其庆贺的,做陶瓷多年来,最兴奋的事莫过于行业技术的进步,新产品的诞生也肯定有其不足的地方,也希望行业的各位同仁能再接再厉将包裹墨水加以完善,也希望更多的公司参与进来,一起推动包裹墨水技术的改进,将其做到至善至美!笔者也同样在纳米材料制作方面做过一定的探究,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老贺说瓷”,我们可以一起探讨行业前沿科技,为行业技术的进步做一点贡献。

包裹墨水的色域宽,颜色深,用包裹黄和包裹红,再加上钴蓝,组成三原色,完全可以取代一些过度色,而且颜色足够深,喷墨可以实现大部分版面的调试。这样既减少了喷墨机昂贵的喷头的使用数量,又降低了设备保养的难度。唯一需要再下功夫的事情就是在现有基础上降低成本,降低使用包裹墨水后相较普通墨水的综合成本。

笔者对包裹墨水的前景表示乐观,包裹墨水还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有,比如,虽然目前的包裹墨水亲水性已经比普通墨水有所改善,但如何将包裹墨水做成真正的水性墨水还是有比较大的改善空间,因为水性墨水完全可以和釉浆融合,不像目前普通墨水那样,颜色深的地方(喷墨量大,油性重)容易出现剥釉等现象,相信包裹墨水的水性产品在不久的将来就会面世,因为利用传统方法无法达到的细度,可以换种思路,用一些别的办法尝试,比如水热法、溶胶-凝胶法等,我们还可以尝试对原材料进行特殊处理,或许又有意想不到的结果,总之,我们技术人员不要自居一隅,觉得老子在这领域很牛逼,在还没有山穷水尽的时候经常出去走走,去别的行业取点“经”,柳暗花明兴许来的更早一些!

再者,包裹墨水的颜色种类上也应该再丰富一些,比如,开发金色、银色、紫色等高贵的颜色,但愿行业的同仁再接再厉,为中国原创色釉料行业技术迈上新台阶努力拼搏!

0网友评论
品牌推荐 >>
  •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