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的湖南退伍士兵,迷上了“几千块一个破茶盏”?

来源:陶城网 作者:佚名 2020-07-17 点击:17431次 A- A+

 尽管尚未从睡梦里完全清醒,半眯着眼睛的老屈,也已经开始习惯性地在脑海里默默设计起今天直播间里的内容。

彼时约莫上午9点左右,日头正好。

这个自称“老屈”的90后长沙男人,从福州武警消防部队退伍创业已有一些年头,虽不再坚持自己在部队时的作息,却始终保持着一个标准范儿兵哥哥应有的旺盛精力。

(图为“老屈”军装照)

昨晚,他与共事伙伴一起直播到了凌晨2点,而他新的一天新的一场例行直播,则一般在1个小时后的上午10点开始。

这种“一睁眼就开工”的工作节奏和工作强度,也已基本成为创业者老屈周而复始的日常。

当然,他的努力也确实取得了成效:今年6月末,老屈和他的生意伙伴们在阿里拍卖平台上一场超过40万的直播带货成绩,几乎创造了行业的新纪录。

(图为部分交易截图)

——创业者老屈选择的这个行业,是“建盏”。

看过赵丽颖冯绍峰明星夫妻档主演热播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观众们,对于这个在剧里隔三岔五出现、乍看之下黑不溜秋不起眼的茶具小玩意,肯定不陌生。

(图为《知否》剧照)

“建盏”,指的是建窑烧制的黑釉瓷器茶碗,即建窑黑釉茶盏。一般认为,建窑兴起于晚唐五代,盛于宋代,上至帝王贵胄下至贩夫走卒,都对建盏钟爱有加,是真正的“国民茶具”。在建窑之前,中国已经有很长时间的黑釉瓷器烧制历史,但长期未受重视,直到建窑黑釉茶盏的出现,将黑色釉瓷的生产工艺和质量口碑,前所未有地推向了巅峰,无论是胎釉还是造型,都在古代中国乃至中国科技史、陶瓷史和茶文化史等各个方面都具有极具举足轻重的地位。与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曾将四只宋代建盏定为国宝级文物,不少欧美国家世界级博物馆也将建窑黑釉茶盏奉为至臻藏品。

如今的建窑遗址,位于今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地区,经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尽管建窑已停烧数百年,但经国家专项拨款和多所研究机构专家支持,目前也已成功复刻出仿宋建盏的烧制技术,2011年,“建窑建盏烧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南平建阳本地,不少优秀的陶瓷工艺师、手作人正在努力将建盏烧制技艺传承并发扬光大;不少在形、神等各方面都能与宋时相媲美的现代建盏,也随着闽地茶文化的兴盛,慢慢传播开去。

当年,尚在当兵的90后长沙人老屈,也正是在一次偶然的福州茶局上初识建盏,随着对建盏背后隽永历史文化了解得愈发深入,对这个“杯中之王”的喜爱之情,终于一发不可收拾。退伍转业时,老屈不顾湖南那边家里人的再三劝阻,也毅然决然地放弃了那些相对安稳的体制内“好工作”,选择背上行囊来到南平建阳,在这个建盏的发源地,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创办了他们的首家公司“默享堂建盏”。

老屈说,他不愿意自己明明年纪轻轻的就被一些世俗的东西框住,就是想给自己几年时间看看能不能努力一把,让自己对建盏的情愫变成事业。

不过老屈也承认,当时家人反对自己创业时的猛烈抨击“你一个破茶杯卖几千块一个,有病的人才会来买”,这句吐槽,某种意义上怕是也有些一语成谶。

确实,贴上“皇家御用”、“艺术丰碑”、“文化遗产”、“国宝珍藏”等各种高大上标签的建盏,又有特殊烧制技艺限制,成品率低且没有重复品,注定了老屈他们以“建盏”为核心的创业之路,一开始就没法走低端化廉价化的下沉平民路线,也没法批量生产出货快速做大企业销售规模。

另一方面,其时建盏相关文化知识的科普力度尚有不足,大众认知度不强,建盏依然属于小众兴趣圈子的产物,名声甚至不出福建,但南平建阳小地方的消费体量显然不可能消化众多建盏领域兴趣创业者的产能供给,如果在本地做建盏的线下生意,可能导致激烈的同质化、内卷化竞争。

所以老屈和他的生意伙伴,很早就将目光投向了线上,投向了以阿里系为代表的巨大电商市场,并借力阿里拍卖这种精准聚焦价值拍品和净值人群的专业化在线平台,借助直播带货这样的新模式,别出蹊径地,为他们的“默享堂建盏”成功打通了升级进阶的事业道路。

而今,已然在阿里拍卖平台上获评为优秀商家的“默享堂建盏”,从最开始包括老屈在内的5人迷你创业团队,已经发展成足足有60人的小型稳健型公司。前文提及老屈团队破纪录的拍卖直播带货,也是联合福建省陶瓷行业协会所举行的“百人百盏”直播活动,短时间内即完成了以往难以想象的拍品金额,成为业内美谈。

(图为默享堂全体员工合照)

这正是老屈尤为感慨的地方:在阿里拍卖平台上,老屈知道有不少像“默享堂建盏”这样的中小微或创业型企业,以垂直性较强的价值精品、高端奢侈品乃至至臻文化藏品作为主营业务。他们自身通常有料有趣又有故事,但倘若长期囿于线下、囿于地方性的小众兴趣圈层,他们恐怕很难绽放自身的光彩。

所以,借助阿里拍卖这样的平台“走出来”,确实为这类企业提供了极佳也极难得的成长机遇。而在线拍卖和直播间主播互动等亲和力十足的形式,配合丰富多样、功能完善的拍卖工具,既提升了拍卖进程的效率和成功率,同时也降低了普通人的参与门槛,提升了普通人的参与几率,由此客观上达成了一种老百姓对于拍卖行业、对于小众垂直领域拍品观念认识上的“祛魅”效果。而普罗大众也能从中得到更多的机会,去和老屈这样的资深爱好者们接触,去深度地了解和体会像建盏这种在苏轼笔下所谓“雪沫乳花浮午盏”的文化之美和历史之美。这也令老屈特别感到欣慰。

围绕建盏创业四五年来,早已做出一定成绩的老屈,不仅已经完全用行动说服了当年持有异议的家人,如今甚至把自己即将谈婚论嫁的女朋友一并发展来阿里拍卖给建盏直播带货。

老屈笑着说,现在热爱把玩建盏的,主要还是些60后、70后的上一辈人,像他自己这样的90后爱好者仍是少数,更不用提Z世代的年轻人们,对于建盏文化恐怕仍有认知门槛,仍有知识空白。老屈觉得,要想向大众尤其是新新人类展现建盏的千年底蕴、复兴宋代“全民建盏”的盛世场景,肯定还要继续加大建盏文化的宣传投入,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0网友评论
品牌推荐 >>
  •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