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近年来建陶市场大幅萎缩,可地铺石、幕墙厚板品类却有所增长。其增长空间源于逼真还原各种天然石材纹理与质感,并且避免色差、减轻单位重量、降低运输费用和综合应用成本,以及提高施工效率等优点,大量替代天然石材市场而获得。因此,地铺石也被看作是目前较有希望有发展前景的陶瓷品类。
福建陶企及时把握住这一难得机遇,在短时间里发展成地铺石品类集群产区,生产线高达百条,产销量占据全国一大半市场份额。
在当前消费降级,企业以大产能降成本抢市场的大背景下,外产区的地铺石产能会不会不断扩大,以致超越福建产区的市场占比? 从目前看,各地地铺石产能只会在现有占比中发生小幅波动,发生大起伏的可能性很小。
地铺石仍以福建为尊
首先,地铺石烧成速度慢,大产能暂时难以实现。目前地铺石最大日产能只在1.5万平方左右,受产品较厚烧成速度慢影响,大产能的实现还有待于突破。另一方面销售有门槛,渠道单一,主要集中在工程,想上的企业会很谨慎。
此外,福建有些企业也在外产区布局,或在外贴牌生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外产区产能提升。
其次,福建地铺石快速崛起是基于先天性资源禀赋。虽然福建在能源成本、产能方面比较弱势,可大家也要看到,福建既是户外砖集散地,也是卖砖人聚集地。因此,福建陶企借助原外墙砖积累的工程渠道优势,以及加上水头石材市场聚集的大量准客户资源助力,得以快速占领地铺石一大半市场,这些资源是其它产区所努力不来的。
其三,专业生产带来强大竞争力。由于福建产区产能小,不少企业能够专注于地铺石单一品类。一方面,企业长期在蓄积产品配套完善、更具有性价比、供应灵活、服务周到等优势,故在市场竞争中专业企业拥有更多发挥空间。
另一方面,专业企业更能够集中精力研究客户需求,在产品开发、研发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先人一步;更能够及时发现市场新动向,把握发展新趋势;能够在自身定位里把产品做到极致,自然在聚集客户能力、产品竞争力方面比人家强。
其四,产区内部越拼价,整体竞争力就越强。毫无疑问,产品越集中拼价就越严重。受快速发展影响,有些企业还没来得及认清地铺石面目,价格战就已经到来。一年破50元/平方,两年破40元/平方,三年一塌糊涂。
可事实上,自由化的价格竞争也在加速企业的两极分化,被动降价者走向没落,主动应对者愈发稳步发展壮大。
两极分化加速实力企业成长
一批主动应对者或通过专业或以某些工艺强项打造企业标签,不仅走出价格竞争的影响,维持价格稳定的同时,企业还越做越强或越做越大。
晋江贝雅特专业专注地铺石,在品质价格稳定的同时,产销量稳步扩张,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晋江祥达以专注幕墙厚板、华鸿以及小虎等企业通过专业生产地铺石,以及印美、万利、豪山、晋成、美艺陶通过品质塑造企业影响力而做强。
福建七彩陶瓷以独特“甩点”工艺打造高质地铺石,主打高端客户群,远离拼价烦恼。泉州彩霸擅长通体大颗粒工艺,产品质感、仿真度显著增强,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竞争力,为企业保价护航。
晋江国星以擅长产品开发+规模优势,成就地铺石龙头地位。国星依托其多年生产仿古砖积累的强大技术优势,灵活应用柔光、仿古、模具面、全抛、蜡抛、柔抛、干粒抛等工艺打造地铺石以及幕墙厚板,集优异物理性能与高颜值于一身,可广泛应用于室内外各种场所,而赢得众多客户信赖。同时,强大产能以及工艺领先优势,又为产品优质优价提供强大保障。
那些没有方向也没有定位,不断变化产品质量企业,时不时采取低价吸引客户,以维持生产线运转。此类企业在一轮又一轮的降价中,产品丧失利润甚至成本都不保。企业资源、资金不断消耗,有的已经在减产,有的想转产其它产品,有的……。
这就是当前福建产区地铺石品类在价格竞争中的两极分化现象。因此,产区内部拼价越厉害,整体实力就越得到优化,弱者加快出局,实力企业越变越强。
由此可见,虽然大家看好地铺石、幕墙厚板市场前景,但摆在面前的销售是一道坎。所以,不论接下来大产能如何竞争,福建产区主导地位短期内将难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