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成房企净利下滑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佚名 2015-07-31 点击:29985次 A- A+

   截至7月27日,根据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沪深两市共计76家上市房企公布了2015年中报业绩预告,其中,27家房企预告净利润为亏损。剔除数据公布不全的房企后,按照预告净利润同比变动幅度来看,净利润同比下滑企业达36家,占比近五成。

  虽然上述76家房企尚不能代表A股140多家房企的整体表现,但截至目前,在76家公布2015年中报业绩预告的企业中,逾三成企业预亏,近五成房企净利润下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房地产行业整体利润率下行的现象。

  事实上,虽然目前一线城市房价上行,但拿地成本却愈发高昂,加上一季度不少房企迫于资金压力,均采取“以价换量”的销售策略,侵蚀了上市房企的净利润。

  “多数亏损房企都是由于产品集中布局在库存较高的城市,项目销售不畅,甚至迫于资金压力而减少开工量,致使一些项目无法达到预售条件,不但销售目标难以完成,降价销售的结果页致使净利润下滑。”某业内人士向记者直言,而资金成本等上升也对其净利润侵蚀较大。除此之外,拿地成本高是多数房企难以控制成本,难以提升利润的重要因素,尤其对全面退守布局一线城市的房企来说,土地成本越来越高。

  值得注意的是,从目前公布2015年中报业绩预告的上市房企来看,中小房企占比较大,据公开资料显示,今年6月份,尽管市场回暖已经非常明显,但房价分化去非常严重。一线城市需求较旺,成交量增长较多,新建商品住宅及二手住宅价格涨幅远高于二、三线城市;二线城市房价总体平稳,涨幅仍然较小;三线城市房价仍然下降,降幅继续收窄。

  在二线城市中,大多数城市新房市场呈现“价跌量稳”的趋势。以杭州为例,成交量同比增幅近150%,创近5年来新高。但宽松的政策环境以及开发商“以价换量”的销售策略是其成交量创新高的主要原因。而三、四线城市表现相对较差,部分城市甚至出现“量价齐跌”的趋势,高库存依然是市场的主旋律。

  无疑,在这种市场背景下,中小房企更难以摆脱净利润下滑的困局。毕竟,“人找房子”的市场已经没有了,依靠土地溢价赚取利润的优势已去。

  “这个市场越来越专业化了,过去只要拿到地就能赚钱的时代结束了。”某开发商高层向本报记者表示,现在,房企不但拿地成本高且地并不好拿,而且由于房地产项目开发周期长,沉淀资金量大,所以其融资成本也不是一般企业可以承担的。鉴于此,大型房企都开始寻找合作伙伴拿地开发,以此降低风险。

  (来源:证券日报)

0网友评论
品牌推荐 >>
  •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