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感受中国陶瓷之美!马可波罗“印象敦煌”做到了
2024-06-29标签:品牌升级分享到微信
点击收藏

《歌手2024》的热播,让华语音乐人王力宏的《火力全开》再次翻红,“文化是武器,埋在每根神经”既唱出了人们与日俱增的文化自信,也隐约道出了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发力方向。

“为中国陶瓷打造出第一个世界知名品牌”是马可波罗瓷砖一直以来的愿景,从建立行业建陶博物馆,到国潮产品的研发,再到“传匠心·铸国魂”公益行动,马可波罗的脚步从未停止。当前,国潮风正火热,当代消费者越来越热衷于产品与文化融合,马可波罗多年来持续推动文化创新,让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科技与设计的助力下,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6月27日,马可波罗瓷砖在敦煌发布了“印象敦煌”系列新品。他们将风蚀印记、飞天霓裳、自然宝石、编织线纹等经典敦煌元素融入瓷砖设计,以瓷为桥梁,将敦煌文化与世界相连,打造了极具故事与代表性的“印象敦煌”新品系列。

这一次,马可波罗借“文化+科技”之力为瓷砖注入了独特的美学灵魂,他们不仅让千年敦煌以独特姿态与世人见面,也让中国品牌多了一种被世界记住的方式。

"印象敦煌"新品首发,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碰撞

敦煌,河西走廊上的一颗明珠,千年的历史积淀造就了它深厚的文化底蕴,东西方文明的交融孕育了辉煌的丝路奇迹。除此以外,这里还有数不尽的自然人文奇观:戈壁、大漠、黄沙、白雪、石窟、壁画、飞天、菩萨……敦煌之美,既惊艳了时光,也在人们心中留下无限遐想。

“今天,我们齐聚敦煌,共同见证马可波罗印象敦煌系列新品的发布,不仅仅因为这是本次新品灵感的溯源之地,更是源于马可波罗与丝路文化紧紧相连的品牌情怀。”

马可波罗控股总裁谢悦增在为发布会致辞时,提到了马可波罗的初心和梦想——“为中国陶瓷打造出第一个世界知名品牌”。要得到世界的认可,产品不仅要品质好,还要有自己的故事。为此,马可波罗汇聚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的强劲动能,开始用瓷的语言演绎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为了满足人们对敦煌之美的向往和对美好家居的想象,马可波罗从千年敦煌文化中汲取灵感,以瓷砖为底,科技为笔,国潮为题,打造了令人心驰神往的“印象敦煌”系列。


通过光影、模具、微浮雕等现代工艺手法,马可波罗将古敦煌色彩与莫高窟壁画中的写意图案定格在了瓷砖釉面上。敦煌·砂、敦煌·羽、敦煌·韵、敦煌·织,四大系列以不同的主题设计重现敦煌盛景,色泽古朴高雅,纹理自然灵动,方寸之间见匠心。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敦煌传承千年的灿烂文化,不该仅仅供人瞻仰,更应插上共创的翅膀,飞入千家万户。这次马可波罗瓷砖的“印象敦煌”系列就是一次尝试,以现代审美将敦煌文化融入家居产品,在传承之中还有创新。而瓷砖作为耐用的消费品,将持续传播敦煌之美的魅力,让全世界都能了解和欣赏到这千年的文化瑰宝。


100+设计精英见证,好产品赋能好设计

在当天“飞舞敦煌”马可波罗印象敦煌新品发布会的现场,设计界的众多大咖如知名建筑师马岩松、刘荣禄国际空间设计创始人刘荣禄、LDH刘道华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刘道华、重庆年代营创室内设计设计总监赖旭东等,与来自全国各地的设计精英、马可波罗瓷砖经销服务商们共同见证了此次盛会。

这些设计精英刚刚结束了88公里的徒步旅程,此次印象敦煌新品发布会,正是马可波罗瓷砖“重走丝绸之路·设计新丝路”第四季挑战的收官盛典。回顾这一路,设计师们走过嶙峋戈壁,走过茫茫大漠,走过壮丽雪山,在路途上感受边塞风情,寻找设计灵感,助力艺术与建筑、创新与智造的交融。

2015年到2023年,马可波罗瓷砖曾六度重走丝绸之路,以实际行动践行品牌精神。而自2019年起,马可波罗瓷砖邀请国内知名设计大咖担任领队,与众多设计精英共赴敦煌,开启“马可波罗瓷砖·设计新丝路”,今年已是第四季。

几年来,数百位优秀设计师接受了徒步挑战,与马可波罗同行的身影越来越多。唐忠汉、张灿、黄全、陈方晓、孙华锋、厐喜、于强、吴文粒、朱晓鸣、黄永才、刘增申、赵益平、沈劲夫、郑铮……都曾用脚步丈量丝绸之路的长度,用“新思路”延伸设计的广度。

为什么马可波罗瓷砖要一次又一次地走上这条千年丝路?用他们的话说,唯有脚踏实地探索,才能与历史相望、与天地连接,怀着对文化和匠心传承的敬意,为美好生活打造出更多优质产品。由此看来,这次的“印象敦煌”系列也可以说是马可波罗多次穿越丝路收获的灵感结晶。

好产品与好设计是相辅相成的,尤其在近年来消费分级的影响下,一些对家居品质有追求、购买力偏上的消费群体,他们有较高的审美素养,认可好产品、好设计的价值,设计师在为其定制方案时,也需要好产品和好素材。而马可波罗这种与设计师同行、同创、同交流得来的产品灵感,无疑更符合他们的需求。

解锁"文化+科技"密码,品牌出海行稳方能致远

在建陶行业,过去十几年来,中国瓷砖出口量一直居于世界前列,但中国瓷砖品牌在海外的知名度却不高。因此,中国建陶的下一步,是品牌全面出海。那么,中国瓷砖品牌靠什么走向世界?绝不仅仅是品质和性价比,更多要靠“文化+科技”的力量。

作为国内最具实力的建陶企业之一,马可波罗在2007年建立了行业建筑陶瓷博物馆,通过收藏、整理、研究和展示历朝历代建筑陶瓷标本,汲取文化创新的基因。

近年来,年轻群体成为消费主力。国潮经济持续升温。伴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成长起来的“Z世代”,对民族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同,从而激发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在消费选择上更青睐于民族品牌和国潮产品。

此前,马可波罗“中国印象”系列产品就以集书法、绘画、手工雕刻于一身的新艺术形式,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2021年,马可波罗瓷砖推出中国印象·御品金砖系列,以现代科技还原古法金砖制作流程,以此赋能古建文化保护工作。

马可波罗还携手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罗哲文基金管理委员会共同发起“传匠心·铸国魂”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行动,先后为“故宫公共环境保护”、“敦煌研究院人才公寓改造”、“承德避暑山庄山区建筑遗址周边道路日常维护”、“库车市文化润疆名家工作室、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传承基地改造”等项目的环境提升与居住生活条件改善做出了贡献。

通过多年来不同形式的探索,以及连续参加博洛尼亚展取得的经验,马可波罗走出了一条以“文化+科技”赋能产品的道路。温暖触感的石墨烯岩板、荣获2024iF设计奖的曲面岩板、以刀为笔的文化陶瓷,以及这次的“印象敦煌”……马可波罗借“文化+科技”之力不断推出新品,这样的融合创新与好的设计相结合,中国品牌在世界舞台上就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特魅力。

如前文所述,中国建陶接下来的任务是品牌出海。与世界品牌同台竞技,创新不能跟风,得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和设计语言,在这方面马可波罗已经做出了榜样。未来,马可波罗将继续以“美化人类生活”为己任,在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探索中打造更多高品质产品,为中国瓷砖品牌出海做出新的贡献!


陶城报公众号
close

Login

New To Us?

Click to Restricted